國內收養流程圖.jpg 
        希望收養孩子的準父母,你是否已經做好相關的收養準備?我覺得忠義基金會提供的這則新聞值得參考與深思,才有機會退養的遺憾不會接著在收養的喜悅後發生。

避免退養遺憾再度發生 收養父母應做好十大收養心理建設  
記者:周慧美  發佈時間:2008/10/17 
 
////台灣商務新聞通訊社/周慧美 報導////
最近社會上頻傳收出養兒童的糾紛,最轟動的收養新聞,莫過於兩年前「王精明醫師販賣棄嬰案」的後續發展台北縣政府日前通知該案的家庭限期到戶政事務所變更小孩身份,引發強烈反彈,主要是因為這些父母當初採取非法的私下收養管道,許多就是為了避免坦白告知孩子身世,如今他們面臨的困境,值得許多想要收養孩子的夫妻省思借鏡。

內政部戶政司公佈96年及97年的收出養數據顯示,在去年被收養的2540個孩童中,遭到終止收養的有847人,佔了三分之一,也就是每三位被收養的小孩中,就有一位被退養,前年被終止收養的人數甚至高達1028人,逼近被收養人數的一半。

不論是被收養的孩童或是收出養的父母,收出養前輔導社福機構都應該有計畫式做好完善的收養、出養評估與準備,以免事後造成被出養的孩童或其原生家庭,收養父母心理傷害。近來收出養孩童社會事件頻傳,在在顯示了輔導收出養雙方父母與孩童的重要性,值得讓社會深思究竟如何做好收出養的準備,對於及辦理手續的社福機構而言,也可避免造成社會資源的龐大耗損。

對於想要收養孩子的父母,長期進行收出養服務與弱勢兒童照顧的忠義基金會執行長高敏足表示:收養是人生的重大抉擇,收養父母常會面臨的困難包括收養父母教養經驗上的不足與挑戰、家庭在孩子進入後彼此重新調適與分工、孩子與收養父母建立依附關係等,這是為什麼機構收養要透過完整的程序,確認收養夫妻和孩子都做好心理準備,才協助向法院提出收養聲請,即使在孩子已經被收養後,機構還是會進行追蹤訪視,以確認收養狀況是否順利或需要協助。

以忠義基金會直接服務的忠義育幼院的院童為例,小惠是原本安置在忠義育幼院的棄嬰,她的收養父母在參加忠義基金會的收養說明會後提出申請,經過社工進行家庭訪視,評估他們在身心健康、經濟能力、婚姻關係等各方面都具備適合收養孩子的條件之後,他們再參加忠義基金會為收養父母開設的親職教育課程與團體,以做好更完善的收養準備,最後經過忠義基金會內部與外聘專家的雙重審查,確認他們是合適的收養父母後,他們開始和小惠進行「漸進式接觸」,從每個禮拜抽出一點時間到育幼院和孩子接觸,到把孩子帶回家中進行半年的試養,最近他們已經由法院裁定收養,正式成為小惠的新父母,跟孩子快樂地一起生活。

忠義基金會執行長高敏足表示,建議收養父母在收養前應做好「十大心理建設」:
一、釐清自己想要收養的動機

二、跟配偶在同意收養方面取得共識

三、讓家人、親友知道收養的決定,並儘可能取得其支持

四、思考收養和親生子女的差異,確定自己能夠真心疼愛沒有血緣的孩子

五、思考自己對於「身世告知」問題的態度以及預計如何進行

六、學習收養方面的基本知識與相關法規

七、增進對於兒童身心發展、如何照顧孩子的知識

八、經由專業課程,認識收養兒童的常見問題及如何處理

九、做好收養對個人、婚姻及家庭可能造成的影響調適

十、對於透過機構收養需要完整程序與時間的特性,做好等待的心理準備

       由於上述流程大約要一年多的時間,有些急著想收養孩子的父母會覺得有點複雜和費時,就會採取私下收養的管道,然而私下收養的風險較多,就算不像販嬰案有偽造文書的法律問題,也可能因為對孩子的身心狀況了解不多,而造成日後的糾紛,像有些人在發現孩子原來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後,就會要求退養,或是出養父母因經濟好轉而要求要回親生孩子,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二度傷害。

        機構收養與私下收養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切都「攤在陽光下」,機構收養是以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透過完整的程序進行,希望讓孩子與收養父母雙方都能先做好充份的準備,像之前忠義基金會成功協助出養的三姐妹,就是在忠義與國外合作機構共同合作下,確認出養家庭和三姐妹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共同建立一個新家庭,同時在收養後,機構也會透過後續追蹤訪視來保障出養孩子的權益。孩子是最無辜的,期待社會大眾共同伸出援手,讓已經孤立無助的弱勢兒少身心得以健全發展,讓他們在重拾家庭溫暖的同時,不必再擔憂何時又被拋棄,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又會情何以堪呢?



避免退養遺憾再度發生 收養父母應做好十大收養心理建設
來源:台灣商務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